苏北好青年
【人物·好青年】行动点燃理想之光——关节外科副主任费文勇
如果要给医生下一个定义,你会怎么回答?有人说:“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和保卫者。”有人说:“以心为灯,医生就是我眼中的天使。”当你问费文勇这个问题时,他会非常干脆利落的回答你:医生就是帮病人减轻苦痛。纯粹,简单,又真实。
成熟稳重、淡定从容是费文勇给人的第一印象,简单的白衬衫黑裤子加一个双肩包,伴随着他匆匆而行的脚步,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和平常。1981年出生的他扬州大学硕士毕业,武汉大学博士毕业,去年年初从镇江回到扬州工作,专业从事骨科临床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离开一个自己曾待了十多年的地方回扬州发展,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谈及此,他淡淡的说:“因为我从扬大毕业,我对苏北有感情。因为我家在这儿,所以我是一定会回来的。”面对新环境,新同事,费文勇没有丝毫懈怠和停歇,调整状态后,就迅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工作中。
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而脚踏实地,你才会明白只有“做”能让你梦想成真。我们的费医生就是这样一位行动派,脚踏实地,爱做实事。回扬后,他发现临床上很多病人关节手术做的很成功,但因为临床和康复结合不紧密,导致患者康复情况很不理想。发现问题后,费文勇就开始积极解决问题。可是怎样才能让患者方便进行康复治疗,又能让医院减轻工作量呢?费文勇陷入了沉思。
思索后,他决定将康复点定在社区。他结合医联体模式,以汤汪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为驻点,安排患者上下转诊,定期去做康复治疗,自己每周定点定时去门诊,一年多以来风雨无阻。一个患者说:“到苏北医院挂个费医生的号不容易,可是在这里我常常遇到他。”万事开头难,面对病人的误解、怀疑,他总会细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说明初衷缘由。看到卫生中心前来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他便开始牵头负责医疗卫生中心的发展规划,制定工作计划;亲自培训康复师;开展教学查房、业务指导;协助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如今的汤汪医疗卫生中心骨科,有医师8位,医护人员10名,康复治疗师5名,并且增添了30余种康复器材,常规开展30余项康复训练项目,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患者康复率明显提升。今年4月我院与汤汪区域中心成立骨科汤汪联合病房和联合门诊,这是扬州市首家骨科联合病区。联合病房的成立让费文勇激动不已,他说,“这只是一个起点,我们打算在扬州每个县级市办2到3个这样的联合病房,方便病人做康复治疗。”
从学医开始,他就在这条路上不断发现和突破自我。2009年,留学韩国学习肩肘关节微创手术;2011年和2016年先后两次赴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学习肩肘、髋踝关节镜手术。学习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做科研,回首虽艰辛,科研伴花开。目前,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顶级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及其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国际杂志SCI文章一篇,获省市新技术引进奖多项,市科技局科研基金资助一项,市重大卫生科研基金一项,国家专利2项。在今年的科主任岗位竞聘中,被聘为关节外科副主任。
不知不觉,费文勇已经在行医这条路上走过十几个春夏秋冬了。病人患者,成为了他心中抹不去的牵挂。上门诊前,他会不放心地说“哦,我要看一下我的病人再走”;下班要回家了,他会条件反射般对自己说“我要去看一下我的病人”。健谈的他总是习惯于走到病人中间去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宽慰患者,帮助他们更好的知晓自己的情况。他说:“医生和患者是相互理解的,治好他们是职责,尊重他们是基本道德。”一位在健康康复中心的患者说:他刚来医院时内心非常烦躁,脾气也暴躁。觉得自己的关节痛肯定是治不好的,来医院也是浪费钱。当时主治医师是费医生,他每天都来病房看望我,为我制定康复计划,告诉我手术注意事项,叮嘱我家人应该怎么平复我的心情,因为他我才能恢复的这么快。医生这个职业,决定了他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小圈子里的狂欢,它必然要直面外界的质疑,对得起患者和家属的信任。而费文勇做到了,他让心存疑虑的患者相信了他,也让患者家属更加信赖苏北医院。
花开了春天,蝉鸣了夏天,叶黄了秋天,雪舞了冬天,一年有四季,而医院永远只有一季——旺季。说到家庭,他的脸上总带着温暖的笑意。费医生的妻子是我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虽然在同一家医院,我们一周在一起吃饭的次数都寥寥无几。”费医生笑着说。作为双职工家庭,忙碌是常态;因为两人又都从事医务工作,更是忙上加忙。谈到7岁的儿子,他不免流露愧意,直言:“我下班一有时间就陪他写作业,陪他玩游戏,因为小孩子喜欢有人陪。”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信这弥足珍贵的闲暇时光,日后肯定会成为父子俩美好的记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十多年来,费文勇用理想坚守住了这份初心——帮病人减轻病痛;用行动践行了从医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他以行动点燃理想之光,一路走来,一路坚持,一路花开。
文字:陶黎霞
编辑: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