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好青年
【人物•好青年】捧着一颗心来——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徐军
“路遇交通事故,热心救护伤者”、“援圭亚那医疗队员载誉凯旋”,早就听说了徐医生的这些荣誉事迹。“对人比较温和,对病情问的比较详细,不厌其烦的听病人说,他也不厌其烦的給病人讲解。”这是一位肾炎病人对苏北人民医院肾脏内科徐军的评价。百闻不如一见,带着一丝好奇,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有口皆碑的好医生。
医生的心永远柔软
2019年4月2日夜,在肾脏内科的办公室里,徐军仍然在坚守着岗位。他正在给一位老人看病。老人耳朵听不太清楚,徐医生和病人沟通时就靠近病人、适当提高音量,放慢语速,一点点了解病人病情。病人的回答有时也含混不清,这时就得家属“翻译”。在这样一句话要反复三遍的问诊中,徐医生掌握了病情,因为病情较重,他决定安排病人住院。当时已是晚上,于是他拿出手机,亲自联系了入院处置中心协调床位,安排病人立刻住院。
聊起他的病人,徐医生真挚朴实的言语让人感动。他说:“肾脏内科的病人比较特殊,很多病人需要一辈子跟病魔作斗争。一个健康人突然面临今后一辈子离不开药物、透析的生活,难免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此时病人的心理都十分脆弱。所以有时候病人跟医生发火、冷眼相对,其实是病情影响了人的脾气。”
有些人说,医生见惯了大大小小的病,见多了生离死别,对病人很难有同理心。徐军显然不会认同这句话,他的心永远柔软。对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病人,他会和科室主任一起想办法为其募捐。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病人,他会安慰他们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对那些没有信心的慢性病病人,他会经常鼓励他们坚持治疗。徐军从方方面面为病人及其家属考虑,在医患沟通过程中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以十二分的耐心去缓和病人的焦虑和家属的担心。
特鲁多医生那段著名的墓志铭很好地概括了徐军的工作特点:“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一个人就是一个科室
2016年3月,央视、新华社等多家媒体以《96小时,超过200人参与跨国生命接力》为题报道了一次从圭亚那开始的跨国抢救。徐军也是参与抢救的医生之一,他当时正是江苏省第十一期援圭亚那医疗队的一员。
2014年,医院下发了征集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的通知。徐军没有多想就报了名,他觉得这是一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他说:“大至国家,为国效力有使命感和光荣感,同时作为医院和科室的一份子也是应该的职责;小至个人,援外也是医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和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这种奉献精神,援外时背井离乡的苦不算什么,生活条件的苦不算什么,开展工作的难不算什么,日夜加班的难也不算什么。在援圭期间,他一个人就建立了一个科室,每天忙到没空喝水。仅仅是查房,他就要一个人从早晨上班查到下午两三点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地医院没有肾脏内科专科医生,徐军便有意加强对内科年轻医生的培养,两年时间里壮大了圭亚那肾脏内科专科医生的队伍。在外期间,他克服了条件相对简陋,缺乏应有的检查手段等困难,出色地完成日常工作,为当地居民、华人华侨、使领馆工作人员提供了医疗服务。这种敬业奉献精神赢得了圭亚那患者的赞誉。
治病救人已经是他的本能
2017年10月,徐军热心救人上了扬州新闻。那天晚上,徐军和科里的另外两位医生周刚、牟洪宾一起下班途中,看到了一起交通事故。原来是大货车停在路边未开车灯,一辆电瓶车不小心撞了上去。电瓶车车主头部受了伤,倒地不起。就在路过行人观望的时候,他们赶紧上前查看伤者病情,由于现场没有止血设备,他们只能临时用衣服袖子来压迫伤口,为伤者急救止血,并打及时电话叫了救护车前来。
在高铁上,徐军也有两次救人的经历。有一次坐高铁出差,列车广播中传出有乘客不适需要医生救助的消息。徐军当时也没想太多,就觉得病人需要医生,赶紧去查看病人。原来是一位老人身体不适,徐军仔细询问老人的相关病史,根据发病情况、简单体检及自己的经验,让老人平卧休息。老人服下随身携带的药物后,症状有所缓解。看到老人没有大碍,徐军叮嘱他还要进一步至医院诊治。
徐军不仅上班时是医生,下了班仍然牢记着医生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路见伤员,出手相助,这就是徐军。治病救人已经成为他的本能,医生于他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个为之自豪的身份。就像军人时刻不忘保家卫国,徐军作为医生也时刻不忘治病救人。
工作18年来他不忘初心,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面对病人他真诚、恳切,始终“捧着一颗心来”和病人沟通。他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诊病人,包容病人的急躁和怒气。他用两年的光阴投身援外服务,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机会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只要患者和组织需要,他都义无反顾的投身其中,随叫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