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线上院史

跨越时空的苏北记忆之(十二)——我与书画有个约会(上)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我院始建于1900年,是一所医德医风厚重,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三甲综合性医院。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院不仅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无数的重症患者重新寻找到了生的希望,也凝练出独具老院特色的文化内涵。医术治身、人文医心,我院医生的双手,不仅救治了许多的患者,还创作了许多独具匠心的书画作品。
  日前,工会退休老职工钱重安老师得知综合档案室正在收集各类医院历史档案资料,特地从家里带来了自己珍藏了20年多年的“宝贝”——一套从2005年到2009年刊登了我院职工优秀书画作品的5本特刊杂志,上面留下了部分我院职工早期书画作品的珍贵记忆。

图片2.png 图片1.png

  在这5本《扬州医药卫生》杂志上刊登了部分我院职工早期的优秀书画作品,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欣赏一下我院“大师们”的作品,一起来聆听他们的故事......
  作品一、原院长匡云飞的油画作品

图片3.png

作者:匡云飞(原苏北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这幅作品是匡云飞老院长30年前的油画作品,描绘的是扬州浸会医院时代建造的小红楼(现在的院史馆)的景象。这栋小楼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前是浸会医院历任院长的住所,后来成为院长办公楼。光秃的枝丫昭示着此时已是秋冬,这幅作品带我们看到了80年代小红楼同样季节的别样风景。

 

图片4.png 

“小红楼”原貌


  作者心语:
  我是1952到苏北医院报到,当时医院在吴道台衙门,一所陈旧的庙宇,至少建于清未。不久传来了苏南、苏北合并成为江苏省。一天原院长邢白对我说医院要搬家了,想不想去看看,我欣然同往,我们从医院后门进去(现在的西门),进去首先见到的就是这栋小楼,再往前行,豁然开朗,是一个很大的西色花园,分布着一座座格式不同的楼房,地面芳草碧绿,点点鲜花,还有许多名贵树木,我似乎感到穿越了时空,给我带来一点喜悦之心。说起这栋小楼可是真正的百年老楼,因为它的屋顶是红的,所以我称它为“小红楼”。小楼曾作过高年资医生宿舍,也作过儿科病房,开放改革开始小楼才改为办公楼。到八十年代后期,医院在韩云老书记等领导的指导下,在全院同志克苦耐劳、不计较个人得失、团结一致努力合作下,医院有了初步发展,这一切的设想、规划、讨论、决策都是在这栋小红楼里完成。小楼里的同志,日夜相处给我支持、给我鼓舞,我很思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和那些一起共事的战友们。这幅画是三十年前画的,画画只是为了乐趣,更是为了思念。如今我已九十岁出头,希望你们为苏北医院的明天再创辉煌。
                                             图片5.png  ——  匡云飞

 

作品二、中医科蒋家道的书法作品

图片7.png图片6.png

作者:蒋家道(中医科主任医师)

  这2幅作品是20年前蒋家道主任为我院急门诊大楼落成和庆祝祖国成立五十周年时所作的作品。蒋主任70年代初就来到我们医院中医科工作,为医院中医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力量。虽然已经年过70,但他还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传承中医精华。

  作者心语:
  回忆自己与书法之缘,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正是因为老师当初一句不经意的批评,让我蒙生了刻苦练字的动力。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工会钱重安老师把我的一幅作品送去参加扬泰书法比赛,没料竟然得了一等奖,从此自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医院有大活动或重大节日,院工会都会邀请我写几幅字画。其实,练字就如做人一样,需要不断在学习中取得进步,而且写字可以让心情舒悦,修养身心。

                                                    图片8.png——蒋家道

 
作品三、血液科管俊的书法作品
图片10.png   图片9.png      
作者:管俊(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这2幅作品出自我院血液科管俊主任之手。管主任1988年来院工作,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任血液科副主任,也是我院杏林书画苑组长。左侧这幅作品是管主任20年前的黄体行书,诗句中的“玉壶”、“冰心”比喻人品德高尚,清廉正直。右侧这幅作品是管主任5年前的作品,2016年获国家卫计委首届“健康中国杯”书法比赛三等奖。

  作者心语(管俊):
  看到这两幅以前的作品,就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我,书法刚有起色,一如我的医技正在走向成熟,恍惚间十几年的岁月从指缝间无声无息地流过。
  读大学时我开始练习书法,印象最深的是闷热的夏天,我赤着脚在宿舍挥毫。那时学校学生会凡有通知、标语,我都抢着去秀一秀幼稚的书法。工作以后,书法成为了我繁忙工作的调适器,帮助释放白天医疗工作的压力,在书法线条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图片12.png 

   “白天悬壶济世,晚上修身养性”,这是我女儿对我的戏言。确实,行医三十年来,传统的书法艺术濡养了我的人文情怀,更培养了我的人道精神。我的提包里常年放着医学书籍,但是,总有一方天地是为我的书帖留着的。在外出开会的途中,在医学书籍看得头昏脑胀的时候,书帖便会适时安抚我疲惫的身体和心灵,让我重新焕发精神与活力。也许是腹有书法气自华吧,“儒雅、亲和、包容”是患者对我的评价,这样的气质无声地向患者传达着一个信息,这个医生是可信任、信赖的。我想,2017年我被医院评为“沟通之星”,书法也功不可没。
  书法是最具中国元素的艺术,以书法滋养心灵、丰富精神是我此生的追求。“不为良相,但为良医”,我此生注定当不了大官,做不了大事,但是能为病人解除病痛,就是我此生无上的追求。能做一个德艺双馨的医生,也算悬壶济世了,我如是想,也将如是做,余愿足矣!
                                                        ——管俊
作品四、教育处吕元文的油画作品

图片13.png

作者:吕元文(原科教处处长、主任医师、兼职副教授)


  这幅绘画作品出自我院科教处吕元文主任,吕主任曾任科教处处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扬大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医疗新技术项目管理委员会(MTA)委员兼秘书,曾获扬州市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这幅作品吕主任描绘的是“白衣圣人”吴登云。2009年,吴登云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当年年底访问过我院。2011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百位先进人物,是一个兢兢业业,受人尊敬的医学大家,而且他与扬州、与我院有着特殊的情感。


  作者心语(吕元文):
  要说创作吴登云这幅油画的由来,还得从2004年夏日开始,当年我孩子考取“南京医科大学”,为了勉励他立志当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在他的书房要挂上一幅我亲自作的画,画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揉进的是亲情,寄予的是厚望。画什么呢?是风景?静物?人物?是水彩?素描?油画?吴登云的形象立刻涌上脑海。一来他是医务工作者,扎根边陲、献血救人、割皮扶伤令人颂扬;二来他是扬州地方人士,虽失乡去,无失乡情;三是他为扬州医专学子,与苏北人民医院渊源不断尽缠绵。用油画来表现模范人物有其独特的优势,庄重,浑厚,丰满。我带着这股对吴登云无比崇敬的心情,提起画笔,勾勒出他的头像,双眼凝聚着担当,面庞写满了沧桑,双臂肩负着期望,满脸展露出慈祥。面部用赭色作为主调,衬以白工作服,光从左上方袭来,冷暖对比,色彩明快,层次分明。背景融入新疆风情,蓝、黄、绿相间,偶以桔红点缀,整幅画面,一气呵成。画稿完成后的同年5月科教处搬至医院南大门旁平房,我将此画复制放大挂在办公室,激励学生以吴登云为榜样献身医学事业。适逢2006年扬州市举办卫生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展,我欣然答应送展,取名“白衣圣人吴登云”,并获三等奖。
                                                    图片15.png——吕元文


作品五、耳鼻喉科居富年的书法作品

图片16.png

作者:居富年(原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这幅作品是我院原耳鼻喉科主任居富年在2004年援疆结束后创作的,以行楷的书体表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医护同仁之间相互合作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大家受益。二是医患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战胜病魔。


  作者心语(居富年):
  谈到书法,我只是小时候在家父的要求下练习过,先照着柳体练,兼学习隶书,然后又学了赵孟頫、王羲之、米芾等等。可以说全是自己对着字帖练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所以对于笔法章法掌握的不够,只是看上去顺眼,尽管如此书法陪伴了我的成长。小学时与老师一起在墙上刷宣传标语,中学时代表老师参加县书法展览,上大学后,那时还没有普及电脑打字,曾用食堂刷子写一米见方的大字标语。工作后医院的文化宣传墙时常有我的书法作品。

图片17.png

  尽管医疗一线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压力大,但是总能抽出时间来练练字。练习书法时思想高度集中,甚至还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心情和思想都融入文字的意境当中,从而进入既轻松又舒适的状态,没有了妄念和烦恼,精神获得享受。襟怀坦荡,身心愉悦。
  一句话:写一手好字,一辈子受益。
                                                      ——居富年


作品六、门诊部王溧康的山水画作品
图片19.png   图片18.png   
作者:王溧康(门诊部主管护师)

  这两幅山水画均出自我院门诊部护士王溧康。画者笔墨细腻,入木三分的描绘出了山的特点。山,绵延挺拔,巍峨挺立;山,气势磅礴,让人想起五岳;山,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沉稳是他的天性,不露声色诠释着生命的博大,肃穆和庄严。


  作者心语(王溧康):
  日前综合档案室给我发来了几幅近二十年前的作品。有些作品早已淡出了我的记忆,重新出现在眼前,让我觉得陌生又熟悉。审视作品等同于审视二十年前的自己,把我的思绪拉回往昔。青葱年纪的我攒着万分热情投入苏北医院的怀抱,从此肩负起白衣天使的使命。入职不久,领导们就发现了我这个文艺小青年,曾调用至宣传科,院工会也提供参观学习机会,鼓励我积极创作,并多次将我的作品参赛送展。书画虽是个人表现,但肯定也是一个时代的折射,表明作者技巧修养的同时也必然体现所处时代人的心境、创作环境及精神面貌。2000年后我院开始了大规模环境建设,医院环境条件逐步改善,2004年我院新门诊楼落成使用,院领导理念独到,鼓励本院书画爱好者积极创作,和专业书画家作品一同以书画长廊的形式装点新门诊楼。主人翁意识和创作热情使我在那一时期贡献了多幅作品,山水、人物、花鸟均有涉猎,仅门诊楼就有近十幅。再观当时的画作,画面题材风格各异,色彩热烈大胆,可能当时考虑到布展效果,采用了繁复吸睛的构图色调,果然满满的热情和主人翁意识!许多人同我一样,画画并不是要成为大画家,也并不功利的以世俗的标准评判画作的价值。选择笔墨呈现自己的心境胸怀是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生命热情。旧作中我看到了我对自己人生负起的责任,找到了自己参与医院建设并在其中感到价值的方式!
                                                    ——王溧康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仅是医生同仁们的闲暇之作,更是医院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会一代代老去,而精神财富融入医院人文价值历久弥新,挖掘和传承医院的文化正是综合档案室的职责所在,我们也将陆续推出我院职工早期优秀书画作品回顾系列,笔墨之间,感受艺术的魅力,勾连起医院的过去与未来。同时,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推进我院职工文化建设,丰富我院档案资源,工会和综合档案室启动了关于征集职工“优秀书画、摄影和手工艺作品图片”的评选活动,期待与您的书画之约!

  来源:实物提供者:钱重安(工会退休人员)
  文字整理:综合档案室 王 前、扬州大学社发学院档案学专业实习生 谢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