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交汇点:江苏最美抗疫职工|郑瑞强:一双洞洞鞋,记录“重症八仙”在ICU里的足迹
交汇点讯 4月初,一张合影在网络上被刷屏,照片中的八位都是国内重症医学方面的大咖。他们在全国援鄂医疗队陆续撤离后继续留在武汉攻坚最后的“重症堡垒”,被称为“重症八仙”。其中一位就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苏北人民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
1月23日,郑瑞强接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前往武汉,作为专家组武汉片区组长,除了负责驻点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之外,他还要对武汉全市42家定点医院进行巡查,指导危重症患者救治。
一双透气舒适的洞洞鞋,很多人夏天都喜欢穿着它,但郑瑞强穿着的这双洞洞鞋似乎有所不同。它是一双有病毒防护功能的医护人员特制鞋,自从1月底驰援武汉后,只要进入重症病房,郑瑞强都会穿上这样一双洞洞鞋。然而每一次ICU病区里高强度的奋战,都如同蒸桑拿,即使是在冬天,经过数小时的工作从红区出来,鞋子里都会流满汗水,这也成了郑瑞强工作的常态。一双洞洞鞋,记录了他在ICU里的足迹。
ICU收治着病情最重的患者,医务人员为他们的生命筑起“最后一道防线”。“生死线”上“抢人”,遇到气管插管、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等高危操作,作为一名经历过“非典”的医疗“老兵”,郑瑞强都是自己先上。“一方面保护年轻医生,另外一方面也是示范。”
40岁的患者胡先生,被转入武汉市肺科医院ICU时,已经丧失了90%以上的肺功能,2月25日接受了ECMO治疗。一般情况下,如果经过四周的ECMO救治,患者还救不过来,救回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四周过去,胡先生的情况未见好转。但郑瑞强认为,虽然肺功能一度丧失,但患者相对年轻,仍有一线机会。“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甚至睡觉之前,都会想,我这个病人,病情会怎么变化,我的治疗哪里需要调整。这样想的话,有时候做梦都是你的病人。”郑瑞强的“大胆”决策和坚持最终赢得了好的结果,超过40天的ECMO救治,4月5日,经过CT检查、专家评估等,胡先生成功恢复了自主呼吸。
“在最忙碌的时候,我们一个月内做了16例ECMO手术,想尽办法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郑瑞强说。疫情期间,作为首批定点医院之一的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病房收治了大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们病情复杂,几乎全都插管,先后25人使用ECMO。最多时,10张病床有7名重症患者同时依靠ECMO支持。规范化治疗、滴定式管理,郑瑞强给该院ICU团队带去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给团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胡明说:“当你撑不动的时候,有人可以在后面推你一把,用一句话来说,‘吾道不孤也。’”
除了在一线给患者带来绝处逢生的机会,郑瑞强还和其他两名专家制定撰写了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流程”,并被国家治疗方案采纳。各个省市医疗队依照这个诊疗流程操作、执行,大大提高了抢救治疗的成功率。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以《与死神抢时间!他们是ICU的“三剑客”》为主题,报道了郑瑞强等三位专家的事迹,郑瑞强和“战友”们共救治危重症患者80余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4月11日,武汉市肺科医院ICU病房,最后三名危重症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实现该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4月13日,按照国家卫健委工作安排,郑瑞强“转战”武汉协和医院;4月24日,武汉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并没有什么超能力,他们有的,是精湛的医术、是科学的救治方法,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决心。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守护更多生命。
95天的坚守,郑瑞强圆满地完成了工作,载誉归来。临行前,武汉市肺科医院为做出巨大贡献的郑瑞强订制的“江苏001”工号。
冲锋在一线,奋战在红区,他把经验和方法带到各个定点医院,把生机和希望带给更多的人。回首这段战“疫”岁月,走过风雨的勇士谈笑风生,那些“苦”都成为过往生活中最宝贵的“乐”。
不畏辛苦、身先士卒,总是冲向最前线、站在最前面,郑瑞强是江苏重症医疗专家在红区奋战的一个缩影,他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护佑生命,用大爱无疆诠释了为人医者的担当。
交汇点记者 黄欢/文 朱丹清/制图
编辑: 丁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