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心康乐系列——安眠药的是与非
许多失眠患者谈安眠药而色变,有些人认为安眠药吃了会上瘾;有些人则担心长期吃安眠药会导致痴呆。出于这些顾虑许多人宁愿长期忍受着失眠的痛苦而不寻求医生的帮助,直到有一天终于忍不住了才踏进医院的大门。为何老百姓对安眠药如此恐惧呢?究其原因还是不识“安眠药”的真面目,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安眠药的神秘面纱。
老百姓口中的安眠药有两大类:一种是苯二氮卓类(即安定类),包括安定、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这类药物在精神科属于抗焦虑药物,其作用主要是抗焦虑,治疗失眠等。另一种是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等,新型非苯二氮卓类的特点是快速诱导睡眠,适合入睡困难者,作用时间短暂,一般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也不易产生依赖,副作用更轻,因而应用广泛。适合短期需要保证睡眠的患者,比如值夜班、倒时差等。还有一类抗抑郁药物,由于具有镇静作用,在临床中有时也被用做安眠药。比如米氮平,多塞平,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物是没有成瘾性的。
睡眠不好是不是都需要服药呢?那怎样的失眠才需要用药呢?首先需要判断是否患失眠症,可以参考如下几个指标:如果上床躺半小时仍没入睡;或整晚睡眠时间少于6个小时;或中间醒来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同时明显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出现心情烦躁、丢三落四等,基本上就可以确诊为失眠症了。其中对个体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在临床诊断中颇为重要。因为人们对睡眠的需要量,睡眠的感觉等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少部分人每天只需睡眠四五个小时,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所以,只要失眠状况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暂时不需要处理。 并且在出现过失眠症状的人当中,一半都为偶尔失眠。偶尔失眠并不可怕,恰当进行自我调适就能调整过来。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慢性失眠症患者都是从偶尔失眠发展而来。一周失眠时间超过三天,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一个月,就应该就医了。
一旦选择服药,我们有必要知道安眠药的副作用,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的副作用比较轻微,主要有乏力、头昏、易忘事等;因此在服药期间不应驾驶车辆、进行高空作业或其它精细的危险操作。服药后的作用也有个体差异性:有的人会出现“宿醉效应”,表现为服药后能安然入睡,但醒来后却昏昏沉沉,头昏脑胀,无法集中注意力;有的人服用后,夜间睡眠明显改善,白天会感觉精神充沛。
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如果睡眠改善,有的人会擅自主张,自行停药。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一系列的躯体和心理不适,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震颤,甚至惊厥等,因此停药时应在医嘱下缓慢减小剂量。长期用药者或许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之前的疗效。不能突然停药以及需要增加剂量才能维持之前的效果就是人们口头上说的“安眠药会成瘾”的由来。其实之前我们就说过越是担心药物成瘾问题的,反而越不会成瘾。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服药,发生成瘾的只是极少数,而且并不严重。加之大部分的人只需短期使用安眠药,并不会产生依赖。所以,成瘾问题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医生在开具此类医嘱时,早就提前考虑到类似的问题了,并有一定的防范措施。
关于长期吃安眠药会不会变痴呆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 “失眠所致记忆缺损远超安眠药!”国外早就有过相关的研究,失眠所导致的记忆缺损和衰退远远高于安眠药。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出问题是由服用安眠药所致,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治疗不得当,只治标不治本,导致安眠药越服越多、失眠越治越重,最后出现明显的记忆力衰退。
此外,我们还要提醒大家在服用安眠药时应注意:
1、服用期间不能饮酒,因为酒精增加中枢抑制作用;
2、老年人服药时,应防摔倒;
3、孕妇禁用。
总之,不能没有医生指导而擅自长期服用安眠药。有任何问题记得一定要咨询专科医生,专业的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相关文章
- 脑梗塞、老年痴呆的前奏—慢性脑供血不足
- 其他疾病准入标准
- ECT简介
- 预防老年痴呆健康教育
- 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门诊特殊病种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 苏北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简介及就医流程
- 【人物•专家】让病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
- 临床心理科可以看哪些病?
- 预防老年痴呆的饮食指导
-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SPECT)
- PET-CT
- 神经调控的前沿疗法——经颅磁刺激(TMS)
- 十月“敬老月”,居民享受“三甲”医院上门服务
- 苏北人民医院开展重阳节义诊
- 糖尿病合并感染,心、脑、肾、眼底等病变准入标准
- 【人物·专家】让病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王鑫博士
- 记苏北人民医院影像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洪英
- 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招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通知
- 神经内科举办“世界老年痴呆日”宣传活动
- 苏北的“大牛”:医者之魂当为儒——李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