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临床心理科>> 科室动态 >>正文

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疫情爆发,我们会出现哪些应激反应?

发布时间:2020-02-04 14:33:28
字号:
+-14
浏览次数: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武汉爆发,而后席卷全国。这种病毒的高度传染性给民众带来了紧张的情绪。各种保护措施的迅速铺开,让人民有了很多的不适应,甚至可能产生比较严重的社会心理困扰。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人们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

成年人

认知:对身体的各种感觉与变化特别关注,对别人、对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为或症状会在意,并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疫情”联系起来,甚至会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情绪:不同程度地对疫情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疫情无法控制;变得容易烦躁,容易激惹;对疫情相关的“负面”信息感到愤怒。

 

行为:过于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测量体温,相互支持或其他社交活动明显减少,生活懒散,懒言少语,做事变得冲动、莽撞,手足无措,或者坐立不安等。

 

躯体:比较容易出现轻微的胸闷,气短,胸痛,食欲下降,腹胀,腹部不适,腹泻,尿频,出汗,肌肉紧张,发抖,全身乏力,有些会出现头痛、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噩梦;甚至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温升高等情况。


儿童: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疫情的反应不同。

婴幼儿(0~6岁),年龄越低对 “疫情”的理解越不深刻,疫情本身对他们的心理影响不大,但是如果主要抚养人因病隔离,或家长和周围的人表现出过度的焦虑,部分儿童也会出现焦虑反应,低幼儿童的焦虑表现可能表现为:作息混乱,饮食变差,特别黏人或冷漠,哭闹不止,重复的动作(如吮指),发育倒退(在分离焦虑的案例中常见到儿童语言的倒退,原本可以说10字的句子,变为只能说单词、叠字等;本来会自己解便的儿童频繁尿床、尿裤子等等)。

 

儿童(6~12岁),对疫情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样,与疫情的距离决定儿童的反应。往往儿童不会主动寻求疫情的信息,但如果主要抚养人因病隔离,或家长和周围的人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儿童往往也会焦虑,表现形式多样:如过度担心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脆弱、容易哭泣、莫名的烦躁、易激惹、反复地洗手、什么都不敢摸不敢碰、睡眠差、入睡困难、容易惊醒、黏人等。

 

青少年(12岁以上),年龄越大的青少年应激反应越接近成人的反应,可以参见成人的应激反应。但需要注意,青少年处在学业压力最大的阶段,不要忽视青少年对学业的担忧。

 

但请家长注意:并非所有孩子面对疫情都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大部分孩子都可以维持正常的状态。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父母和/或成年家庭成员的应激反应的影响而出现情绪、行为的变化。因此,家长对于疫情的态度和身心稳定的状态,是孩子能够平稳度过疫情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