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民医院

苏北人民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临床心理科>> 科室动态 >>正文

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今天你从对众了吗?

发布时间:2015-05-07 16:48:53
字号:
+-14
浏览次数:

曾经现场观看过一场明星音乐会,三个小时下来,发现自己声音嘶哑得说不出话来,精神却还是异常激动、兴奋,原来在观看音乐会的过程中,自己已经被疯狂的歌迷及现场的气氛给感染了,跟着振臂高歌了三个小时,这跟自己平时的作风行为相差很大,但过不了多久就又恢复原状了,现在我知道这是“从众”很典型的表现。“从众”是心理学的术语,其实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很多从众行为。

从众本身不含有对于价值观的判断,从众行为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不好的、而有时候也无关紧要,只是要看具体的事件,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感受一场音乐会,何乐而不为,但如果盲目从众,则很有可能产生恐慌,比如SARS期间囤白醋、日本核泄漏期间囤碘盐以及近期地震期间囤水的行为。究竟为什么会产生从众呢,主要跟以下因素有关:

1、一定数量的群体  在研究中发现,随着人数的增加,群体行为的一致性也会不同程度的增加,群体对其所影响的个体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加,个体的从众趋力相应也就增大,在这个群体中,个体都“去个性化”,以群体的个性、目标作为共同的个性与目标。除了在数量上占优之外,群体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强烈的感染性,一旦某种情绪在群体中蔓延将很难消除。很多非法组织其实就是利用了群体的这一特性,在传销组织内部,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2、共同关注的事件  存在群体共同关注并认为至关重要的事件,“共同关注”和“至关重要”是在形成“从众”过程中缺一不可的因素,在我们身边就会有生动的例子,比如小区中推销保健品的人目光永远只瞄准年纪大的群体,因为推销员们清楚地知道这个群体的“共同关注的至关重要”的事情就是“健康”。群体中存有这样一种观念:大家都认为这个东西好,纵然不好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殊不知,有时候群众在理智上是不如单独的个体的,尤其是某种情感被激发以后。

3、个体的易受暗示  “易受暗示性”是另一个不含有判断价值观的词,然而却经常受到鄙视,一般人总认为,容易受暗示是没有自主性的标志。其实,几乎不存在绝对不受暗示的人,当我们欣赏一部迷人的电影或品味一本精彩的小说时就是一种受暗示的表现。受暗示性本身并没有错,错在暗示的根源,真善美的暗示会净化心灵,假恶丑的暗示后果不堪设想。我们需要批判的是不加分析、盲目服从的受暗示。因此,受暗示性高的人是否一定会发生从众行为,还依赖于其分析判断的能力。

如果是有组织的群体,权威、富有魅力和感召力的组织者会更容易让群体中的行为保持一致,甚至有时,组织者只是一个象征。组织者们都有这样的特征:目标鲜明、方法独特、结果诱人。**疯狂学习以及**传销甚至**功等无不显示组织者个人的特征。然而,这些组织者的行为良莠不齐。

从众无罪,但损人的从众需杜绝,利己、利他、共赢的从众多多益善。所以,我们需要经常反思的不是“今天我从众了吗?”而应该是“今天我从对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