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址:
邮编:
电话:
科室动态
心康乐系列——孩子期末考试,父母要做什么?
作为父母自身,首先需要调整好心态,学习和期末考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平时学习需要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可能有些父母又会误解了,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就可以不管不问了?!这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如何陪伴孩子?要给孩子树立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不用理睬孩子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之类的。在目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完全的不管不问下下策也!而高质量的陪伴,比如在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孩子学习上信心不足时及时鼓励打气,孩子学习上有进步时及时表扬激励,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不能等到期末考试时,孩子和父母都临时抱佛脚,发现复习中的各种不足,自然心态就好不起来。
父母需要调整对期末考试的态度和认知。考前父母对孩子考试成绩的过度担忧,对孩子班级年级排名的过高期望,诸如种种都会不知不觉传递给孩子,孩子接收到这类信息,自然会逐渐内化成对考试成绩的过度担忧,对班级年级排名的过高期望。所以父母需要悦纳孩子学习上的不足,明确告诉孩子,无论什么后果,爸妈会和孩子一起面对。
由关注成绩向关注学习过程转变。孩子所学科目不同,特点不同,付出的时间和学习方法不同。比如,孩子每天学习语文1小时,学习数学半小时,最后都是A,那么数学的学习效率就高。此时,家长把关注成绩改为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学习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可及时做出调整,提高学习效率。尤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学习科目的突增,孩子对复习的安排自然有些不适应甚至束手无策,这时候需要父母配合老师,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来完成高质量的复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告诉孩子只要平时努力了,结果其实早已注定。
关注孩子成长的改变,寻找孩子的闪光点。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分数不行,但分数也不是万能的。有时为了追求好成绩,孩子奔波在各科补习中,没有周末;天天埋在题海里,没时间交朋友,没有业余爱好,成绩虽然高了,但孩子失去的却更多。对于成绩好的孩子,不要“一俊遮百丑”,要关注其全面成长,是否身心快乐健康。对于成绩普通的孩子,要发现他们成绩以外的优点,同时抓住一两门成绩容易突破的科目,着重复习,通过多方面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学习兴趣的养成,从而最终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家长和孩子对待考试的态度很关键,平时的每一次作业都当成考试来做,每一次考试也就像每一次作业一样,始终如一的认真态度变为一种习惯就好。平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考试心态。大考大休,小考小休。这是战斗在一线的老师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认真做好平时的每次作业,认真对待平时的小测,当大考来临了,将大考当成小测,反正都是认真对待。编者曾经问过某一知名重点高中的毕业生,该名毕业生如是说,每天都有测验,都考麻木了,反正都是考试。
父母工作和生活同往常一样。不要把自己的精力全都花费在孩子期末考试这件事上,要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活动内容,工作和生活一如既往,用自己轻松的姿态在潜移默化中平复孩子的紧张情绪,不时鼓励他们,让他们以一种更专注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父母的爱=信任+欣赏+悦纳+榜样+支持+帮助。爱是以信任和欣赏为前提的,只要信任和欣赏做到了,放手不撒手和宽严有度就容易做到了。过程做到了,结果就到了!